開始養育孩子後,相信各位爸爸媽媽們對於「感覺統合」四個字不會太陌生,孩童早期發展的書籍、幼兒夏令營和各大報導都時常出現,感覺統合到底是什麼?為什麼它這麼重要?

舉例來說,有些孩子的感官特別敏感,例如Eric在沙坑裡玩沙時,汗水會讓他分散注意力,手上沾滿沙子的感覺不斷刺激他的思路,微風輕撫臉龐也無法減緩他的不適,反而讓他感覺更加糟糕。又或是在遊戲時間,當其他孩子玩得很開心時,Samantha卻不知道如何加入他們的活動,因為她無法適應太多的刺激,如聲音、視覺和觸感等,有時甚至會做出一些不尋常的反應,例如尖叫或舞蹈,這可能會讓其他孩子感到困惑或不安。

以上這些行為可能會讓父母或教師感到沮喪,實際上,這是「感覺統合功能障礙」,就像大腦中的交通阻塞一樣。那麼,「感覺統合」到底是什麼?什麼樣的行為是孩子「感覺統合有問題」?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!

 

《感覺統合是什麼?》
 

感覺統合簡單來說,就是大腦從接收感覺訊息到輸出適切反應的整個過程

感覺統合的定義:透過感覺系統接收身體或外界的刺激並傳送給大腦,由大腦將這些感覺訊息加以處理和整合,再輸出適切的反應。舉個例子,人好比就像一台電腦,需要有好的接收/輸出功能才能順暢運作。如果我想用電腦搜尋狗狗的影片,但電腦不回應,或者出現猩猩的照片,我們稱這樣的情況為「反應不適切」。

孩子一出生在這個世界上,外界環境對孩子來說充滿刺激,若孩子無法順利對這些刺激產生適切反應,對於未來進行更高階的學習就會產生困難。經過研究,7歲之後大腦塑性趨於穩定,也就是說,7歲以前是發展孩子感覺統合的黃金期,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這麼注重學齡前兒童感覺統合的原因,如果孩子地基打得好,在面對往後更複雜的任務時就會變得輕鬆。

 

《感覺統合中的感覺系統》
 

大腦透過感覺系統接收訊息到輸出適切反應的整個過程是感覺統合,感覺系統包含哪些除了我們熟知的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外,還有大家較陌生的本體覺和前庭覺。其中感覺統合最常討論的是觸覺、本體覺、前庭覺,這三個感覺系統至關重要,往後也會介紹這些感覺的功能、感覺失調會出現的狀況,以及該如何訓練孩子。

 

《感覺統合失調》
 

  1. 感覺統合失調特徵

    我們要怎麼知道孩子的感覺統合是否失調呢?其實能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。若察覺孩子對於粗糙的布料材質反應過度厭惡、和他人肢體接觸力道拿捏不當、動作不協調、走路常跌倒、喜歡旋轉身體搖頭晃腦等,都有可能是因為感覺統合失調所造成的緣故。

    但由於每個孩子大腦的發展速度不一,個體之間存在差異,所以若對於孩子的狀況有疑慮,建議尋求專業職能治療師協助,治療師會透過發展評估、臨床觀察等依據,給予適當的建議與安排。

  2. 感覺統合失調原因

    造成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有幾個:媽媽在懷孕期間抽菸、喝酒,生產時間過長、難產,基因遺傳,或是環境汙染等,讓孩子腦神經受損,會造成先天性的感覺統合失調。

    另外,父母的過度保護、環境缺乏刺激、缺乏戶外活動等也會造成孩子後天性的感覺統合失調。

 

《感覺統合失調該怎麼辦?》

 

發現孩子有感覺統合的問題,一定要尋求專業職能治療師評估,確定孩子問題面向以制定適宜的治療計畫,此外也可以透過一些活動來改善孩子的狀況。如前面所說,7歲以前是感覺統合治療的黃金期,在這個時期以遊戲的形式提供孩子豐富的刺激,大腦的神經漸漸產生更多連結,進而發展適切的反應。

在安全安心的環境下一步步引導孩子,可以從簡單的活動開始,例如:拼圖、塗色、穿珠子、玩沙子、搭木塔、跳繩、踢球等等。透過這些活動,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身體協調、平衡感、空間感、視覺感、聽覺感等感覺的發展。同時,也能透過這些活動讓孩子瞭解自己身體的感覺,例如:描繪身體的輪廓、觸碰自己的肌肉、學習正確的姿勢等等,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身體感覺。

除此之外,還可以透過遊戲訓練孩子的平衡感、空間感等感覺,例如:玩翻滾、爬高、跳躍等活動,同時也可以透過音樂、舞蹈等活動刺激孩子的聽覺和視覺感,提高感官的協調性和反應速度。在遊戲過程中,可以慢慢增加難度和挑戰,讓孩子不斷地學習和進步,並且透過遊戲中的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。

最重要的是,家長需要在遊戲中扮演積極的角色,給予孩子支持和鼓勵,並且在孩子遊戲時給予正面的回饋和指引,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感覺統合能力。當然,如果孩子有任何的疑問或困難,家長也應該隨時給予協助和支持,以確保孩子在遊戲中感到快樂和安全。

至於要怎麼遊戲才能幫助刺激孩子的大腦呢?往後的篇章將逐一介紹,讓我們好好看下去,一起期待豐富的內容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