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曾觀察到生活周遭的人有這些表現——不會使用筷子,夾菜時容易一直掉;對球類運動不擅長,總是無法準確判斷該什麼時候出手;運動時看起來肢體不協調,甚至出現同手同腳、容易跌倒的情況。這些可能都跟我們的感覺統合能力有關喔!

 

《感覺統合與動作協調的關聯》

感覺統合的定義是大腦接收來自身體及環境的感覺訊息,經由大腦將訊息整合後,進而產生適應性反應。如果從感覺輸入到處理的過程中出現問題,大腦無法讓肢體做出適當的行為,就會間接影響學習的表現,即稱為感覺統合障礙。

感覺統合障礙則分為兩種:調節障礙(感覺方面)運用能力障礙(動作方面),之前的文章已跟大家介紹感覺調節障礙的表現跟訓練方式,而此篇將針對運用能力障礙跟大家做介紹,「感覺統合運用能力障礙」指的就是感覺統合不佳所導致動作方面出現的障礙,包含協調、順序性、動作計畫。

 

《感覺統合運用能力障礙的常見表現》

1.     身體兩側的協調度不佳(包含大肌肉和小肌肉)

如:在剪刀操作出現困難,即雙手在剪紙時(一手剪紙、一手調整紙張方向)無法相互搭配。

2.     動作較笨拙或滑稽(包含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)

如:跑步容易跌倒、跳躍動作無法雙腳同時起跳或落地。

3.     無法正確地表現出動作順序

如:無法依據指令用手指比出數字順序。

4.     模仿或依指令做出動作的表現不佳

如:無法模仿他人做出的動作。

5.     動作施力不當(包含用力過重和過輕)

如:寫字太重或太輕、想要碰觸他人卻力量控制不佳變成打人。

 

因此,在他們身上可能會因為感覺回饋處理不佳,出現左右方向混亂、同手同腳、跳繩及跳躍能力不佳、接球經常漏接等表現,進而影響寫字表現、球類運動、工作操作等表現。

 

《如何練習動作協調?》

針對感覺統合運用能力障礙的人所設計的活動需要包含幾個重點:兩側協調挑戰前回饋/後回饋的順序性動作,透過環境或目標物的移動來調整難度,練習不同環境及情況下,讓身體發出或接受的感覺輸入,進而由大腦整合後做出適應性行為。

兩側協調挑戰包含身體兩側做出相同動作、不同動作兩種,日常生活中即可見兩側協調挑戰,如:穿襪子(相同動作)、倒飲料(不同動作);粗大動作中則有跳繩(相同動作)、踢球(不同動作);精細動作中則有組合積木(相同動作)、剪紙(不同動作)。

 

 

前回饋的順序性動作即表示在動作發生前,依據視覺回饋(觀察)、本體覺回饋(出力大小)等感覺,加上以前的經驗做出判斷;後回饋的順序性動作即表示在動作發生後,根據視覺回饋(觀察物品變化)、本體覺回饋(出力大小)做出調整。

 

舉例來說,投籃需要身體兩側的協調以及各種感覺回饋做出動作調整,包括本體覺感知關節角度和肢體位置、視覺瞄準籃框方向等等。當籃框和人都處於靜態時最為簡單;當籃框和人處於動態時,則相對而言比較困難,需要依靠感覺回饋來調整動作的起始、力量大小、動作方向。故在設計活動時把握「兩側協調挑戰」「前回饋/後回饋的順序性動作」兩大重點,加上調整環境或目標物的狀態,依據能力進行活動調整,以達到訓練的目標。

 

藉由設計活動的兩大重點以及反覆的不斷練習,來改善動作能力,在遇到不同的情境及活動時能進行正確的動作計畫,預想動作的起始位置、力量大小、移動方向等,好的動作計畫能力是動作協調的必備條件,舉例來說我們丟球需要肩膀先上舉、手肘伸直,接著才是手掌放開,很多孩子會手掌過早放開或是肩膀沒有抬起而導致球丟不遠,當動作協調性變好,這樣的錯誤也就可以減少,在訓練過後孩子也可以透過結果來修正自己的動作表現,更加靈活地使用手腳,有更好的動作品質